阅读新闻

五星好评献给这部反女权剧

发布日期:2022-08-09 15:07   来源:未知   阅读:

  “今年的最佳迷你剧候选,FXonhulu系列的第一部爆款,颁奖季种子选手。”

  海报上这个造型神似铁娘子的女人,名叫菲莉丝·施拉夫利(凯特·布兰切特饰)。

  作为美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反女权代表人物,她的政治主张包括反对女权运动、反堕胎,不认同婚内违法以及反对同性婚姻等。

  死心塌地的小奶狗、逆袭的家庭主妇、被狠狠制裁的渣男,再加上燃爆的复仇戏码。

  如果换算一下,她大概相当于漫威宇宙中的毒液、死侍,是位根正苗红的“反英雄”。

  故事背景设置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,正好处于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的顶点。

  比起60年代被剥夺参政权、选举权的女性来说,此时的美国女性已经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自由。

  她们从传统的家庭妇女身份中解放出来,“职场女性”成了另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。

  女性的工作选择相当有限,基本以文职工作为主,比如女佣、服务员、秘书、打字员、接线员等。

  就像《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》中的主角米琪,她在离婚后就找了份商场导购的工作。

  无论是涉及政治、两性,还是宗教等敏感话题,作为喜剧演员注定是要冒犯他人的。

  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,生性保守的观众和同行却很难接受她在舞台上对这些话题指手画脚。

  比起米琪这样的业界先锋,《致命女人》中的贝丝·安才是更符合当时主流大众想象的传统女性。

  每当丈夫有需要,只要轻敲杯沿,就能让她露出乖巧姿态,俯身为丈夫续上一杯咖啡。

  《平权修正法案》简称ERA,它试图解决男女两性在离婚、财产、就业和其他事项方面的法律区别。

  在这个过程中,以格洛丽亚·斯泰纳姆、贝蒂·弗里丹,以及雪莉·奇瑟姆等人为首的女权主义者与菲莉丝进行了长达10年的政治博弈。

 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,有多少已经习以为常的女性权利,是过去那些所谓“激进派”为我们争取来的?

  “我从没被歧视过,有些女性会把自己的错怪在性别歧视上,而不承认是她们不够努力。”

  “明明身边的女性朋友都过得很好啊,别老把性别歧视挂在嘴边,我还想说男人被歧视了呢。”

  他在《每日秀》里的发言,几乎每句都戳中了中国网友的心坎,好感度瞬间up。

  而他的这份正义感和同理心并非与生俱来,也不能单纯用“政治正确”来一笔带过。

  实际上呢,丈夫更希望她能安心地相夫教子,偶尔参与的那些“政治游戏”倒也在他的默许范围之内。

  当菲莉丝准备参与讨论核武战备问题时,却发现其他男议员下意识赋予她的角色设定依然是“秘书”。

  议员们的对话被刻意模糊,在观众耳边回响的只有更遥远的抗议声“ERA!ERA!”。

  这预示着菲莉丝作为女性,始终是这场政治游戏里无足轻重的局外人,更是社会中被排斥在外的“他者”。

  抑扬顿挫的节奏、优雅从容的微笑、坚定用力的肢体语言,再搭配上恰到好处的眼神互动。

  至于台下那群信徒就更不用说了,她们几乎都是目不转睛,一副巴不得做笔记的认真模样。

  当她看到台下有位抱着女婴的听众,便趁势说假如ERA通过,女孩们将会被送往战场。

  当主持人提醒道,最好不要提出法案中不存在的论点时,她就转移矛盾把话头指向了苏联。

  在私底下,当埃莉诺忍不住痛哭流涕地抱怨时,菲莉斯就选择好言好语地劝解对方。

  主要是因为这场拉锯战的双方,她们都展示出了女性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。

  玻璃心、偏执、咄咄逼人,一提起相关话题就如临大敌,时刻把男性视作假想敌。

  比起菲莉丝的能言善辩,她更擅长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,而且在措辞上毫无掩饰:

  当堕胎法案的投票失败时,她愤怒地大喊“他们永远不把我们当回事,我们只是行走的生育机器而已!”

  作为一位理想主义者,她勇敢地跨越了性别和种族的双重障碍,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国会女议员。

  无论是性暴力、家暴,还是性别歧视,只要有与女性权益挂钩的事件,它总是频频出现。

  就像正是因为历史上曾经有一群如此激进、不讨喜的女权主义者勇敢站了出来,才为后人争取到了如今的自由。

  格洛丽亚等人一开始就把家庭妇女划入了“父权制阵营”,认为她们就是父权制的最后防线。

  她们以温和无害的妇女形象,激活了男性议员们心中对传统家庭的美好幻想,并成功捞取了大量选票。

  在此之前,恐怕没有人会相信这群原本只关心苹果派够不够美味,只考虑家庭琐事的主妇们居然会有如此高的战斗力。

  唯有不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,试着去换位思考,才有走出困局的可能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